7*24小時全國咨詢熱線:
0312-8128198
低溫液儲罐介紹
- 分類:实时新聞資訊
- 發布時間:2025-02-13 16:46
低溫液體儲罐是一種用于儲存低溫液體的重要設備,在能源、化工等領域有着廣泛的應用。以下將對低溫液體儲罐的相關內容進行詳細介紹。
一、低溫液體儲罐的結構特點
- LNG 常壓低溫液體平底儲罐:外型爲平底拱盖的圓柱形密封容器,分內罐、外罐。一般受施工現場限制、高處作業以及對組裝過程中質量檢查要求高等影響,現場組裝工作量較大,施工難度較大1。
- LNG 儲罐結構:爲內罐吊頂、外罐拱頂的雙壁單容罐。外罐拱頂結構複雜,主要受力結構爲拱頂梁、承壓環及椎板等,需加工後卷制再拼裝,組裝胎具量大,加工零件多,連接型式有焊接、螺栓連接,對預制精度及安裝精度要求高。內罐吊頂采用懸浮吊頂,由吊頂板、加強環板及吊杆等組成,通過吊杆與外罐拱頂連接,吊頂板、加強圈及吊杆等采用鋁合金鋼板5。
二、低溫液體儲罐的有限元結構分析
根據低溫液體儲罐的結構特點,可完成低溫儲罐三維實體模型,並選取實體模型結構中可靠性最弱部位作爲分析對象,通過有限元分析軟件 ABAQUS 建立結構分析模型,對該結構滿載時的應力和位移進行對比分析,依據 JB 4732 - 95 校核材料強度,驗證基于實體模型進行有限元結構分析的可行性和簡潔性,根據分析結果可提出分析模型簡化方案和結構改進措施3。
三、低溫液體儲罐的熱性能估計
- 對于低溫液體存儲解決方案的設計,需要准確的方法來估計熱量的流入,從材料層面到儲罐層面。對于絕緣材料,熱性能通常在環境條件和 77K 的液氮作爲邊界溫度下進行測量。一個關鍵問題是當存儲 20K 的液態氫時,熱量流入會增加多少。研究得出了增加的熱量流入的理論界限,並表明其仍低于 26%。此外,還表明熱量流入對溫暖邊界溫度比冷邊界溫度更敏感。在儲罐層面,比較了兩種評估低溫儲罐穩態熱性能的方法:熱網絡模型和用有限元方法求解的熱方程。後者對于複雜幾何形狀提供高准確性和適應性,而熱網絡模型受益于簡單性、速度和穩健性。將這兩種方法應用于用于海上運輸的自支撐液態氫儲罐概念,並分析對結構支撐厚度、溫暖邊界溫度和絕緣材料選擇的敏感性。熱網絡模型可以估計熱量流入誤差約爲 1%,冷點溫度誤差小于 1K2。
- 爲了深入了解非等溫燃料儲罐中的流體晃蕩行爲,建立了一個通過耦合流體流動和熱交換的數值模型。考慮了外部熱泄漏和界面相變。熱邊界和外部正弦激勵均通過用戶自定義函數實現。爲了捕捉晃蕩過程中液 - 氣界面的運動,采用了特別的網格運動處理方法,並結合了流體體積法。通過與實驗結果驗證,選擇標准 k - ε 模型來預測流體晃蕩。基于該數值模型,研究了晃蕩幅度對流體動力學性能的影響。研究了蒸汽和液體壓力的變化、儲罐所受的晃蕩力和晃蕩力矩。此外,爲了研究液 - 氣界面的動態響應,設置了不同的監測器來測量界面液位的變化。結果表明,外部晃蕩激勵對液氧罐中的晃蕩流體動力學特性產生了很大影響。通過獲得一些有價值的結論,本研究對于深入研究非等溫晃蕩動態過程具有重要意義,並可爲航空航天儲罐的抗晃蕩設計提供技術指導6。
四、低溫液體儲罐的多相熱模擬
通過使用高保真多物理場 CFD 模擬絕緣系統的熱傳遞和低溫液體儲罐中多相熱流的相變,對容納貨物系統(CCS)設計中的低溫液體的蒸發氣體(BOG)和蒸發率(BOR)進行高精度數值計算。將結果與僅基于總熱傳遞且不考慮與儲罐中低溫液體相變相關的詳細物理的傳統低保真方法預測的結果進行比較。使用商業軟件 STAR - CCM + 求解具有可實現 k - ε 湍流模型和用于相變計算的 Rohsenow 沸騰模型的非定常雷諾平均 Navier - Stokes(URaNS)方程。首先,爲了驗證相變模型,計算存儲在 C 型獨立罐中的低溫液體,研究罐內的熱流體行爲,並將 BOG 和 BOR 的相應值與實驗以及其他研究人員的數值模擬結果進行比較。估計的 BOR 值顯示出極好的一致性,差異小于 1%,精確地解決了由低溫液體汽化引起的熱對流。隨後,計算了膜式 LNG(液化天然氣)儲罐中的多相熱流以估計 BOR,並與通過絕緣系統的熱傳導耦合。從這些模擬中得出結論,具有相變模型的高保真 CFD 計算能夠精確預測低溫液體的汽化並基于實際 BOG 量計算正確的 BOR 值4。
五、低溫液體儲罐的預冷技術
在 LNG 儲罐進液前,爲保證儲罐設備及管道系統安全可靠,同時檢查閥門、安全閥及法蘭連接處的密封情況,可以用低溫液體對 LNG 管道及儲罐系統進行預冷操作。對整個 LNG 儲罐的預冷系統進行詳細分析,包括預冷前提、三種不同預冷方式、預冷流程、注意事項,同時進行基于冷量熱平衡下預冷介質用量的分析,通過計算可得出預冷所需介質的最大、最小用量,爲其他 LNG 儲罐工程預冷介質的選擇提供計算依據7。
六、低溫液體儲罐的新型材料應用
開發用于長期儲存低溫液體的有效解決方案對于未來的載人太空探索任務至關重要。目前的儲罐由鋼、鋁或複合材料等金屬制成。盡管這些材料具有高機械強度,但它們相對較高的熱導率在熱滲入低溫液體方面是一個缺點。熱流入儲罐會導致低溫液體汽化,增加儲罐中的壓力。爲了調節儲罐壓力,目前的儲罐會排出一些蒸汽。爲了降低儲罐加壓速率,已經開發了具有較低熱導率的新型材料,如 RTV - 655 和氣凝膠,這些材料可能適用于太空應用。先前對小型 RTV - 655 和氣凝膠 / RTV - 655 儲罐進行了實驗,以獲得作爲溫度和壓力函數的應力和應變曆史。由于進行額外實驗的複雜性和成本,需要一個熱機械計算模型來進一步研究這些新型材料在太空應用中的可行性。使用熱化學有限元模擬對 RTV - 655 和 RTV - 655 / 氣凝膠實驗的冷卻和加壓階段進行建模。給出了模擬預測並與實驗測量結果進行比較8。
七、低溫液體儲罐的輕量化設計
對某移動壓力容器進行了優化設計研究,首先通過仿真模擬低溫液體運輸半挂車罐體模型在標准上沖工況承受的慣性力載荷進行應力分析,用分析設計標准進行評定。在此基礎上采用響應面進行二次回歸擬合,得到以罐體零部件尺寸參數爲自變量、線性化路徑上的應力強度和質量最小爲約束條件的響應面擬合函數數學模型,使用遺傳算法進行求解。結果表明:罐體質量減少約 259.57kg,罐體內封頭厚度減少了 0.90mm,內容器角鋼圈長邊寬、短邊寬減少了 19.95mm、10mm,厚度減少了 2mm,且滿足評定標准9。
八、低溫液體儲罐的無損安全存儲技術研究進展
隨着天然氣、氫氣等綠色清潔能源的廣泛應用,使用低溫儲罐存儲和運輸液化天然氣和液氫在工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變得越來越頻繁。因此,了解低溫儲罐在應用環境條件下的內部熱力學現象及其對儲罐安全存儲的影響,並快速准確地預測低溫儲罐的無損存儲時間至關重要。本文介紹了液氮、液氫和液化天然氣等低溫儲罐在存儲和運輸過程中因熱泄漏引起的分層、翻滾和自增壓現象的研究現狀,以及通過實驗和數值模擬方法研究熱泄漏條件下儲罐內的傳熱傳質行爲及其隨時間的變化的研究進展。總結和評價了用于預測低溫液體儲罐無損存儲時間的不同熱力學模型。在此基礎上,指出了低溫液體儲罐無損存儲技術發展中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爲低溫液體儲罐無損存儲技術的進一步研究提供了參考